文章出處:網絡????作者:酋順房屋鑒定所????時間:2020-12-31 13:40:25????點擊:1
1危房鑒定主要內容應包括:
(1)房屋損傷狀況檢測
采用文字、圖紙、照片或錄像等方法,記錄房屋結構、裝修、設備、非結構構件和建筑附屬物的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
(2)房屋變形檢測
現場采用RTS112SR5L全站儀對房屋進行傾斜和相對高差測量,檢測房屋的整體傾斜和局部傾斜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3)住房危險性等級評定
在現場檢測的基礎上,對房屋損壞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并按照《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 125-2016)中的評定方法對房屋危險性等級進行評定。
2技術依據
(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2)《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19);
(3)《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2011);
(4)《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16);
(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
3判定標準
(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2)《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 125-2016)。
4檢測及分析結果
4.1房屋建筑、結構概況調查
本次受檢房屋為一棟兩層磚混結構房屋,房屋建筑、結構圖紙缺失。房屋平面呈矩形,東西向軸線尺寸寬為11.5m,南北向軸線尺寸長為12.0m,總建筑面積約為278.3m2。房屋一層和二層層高均為3.0m,室內外高差為0.30m,屋面為雙坡屋面,屋面屋脊處層高為2.6m,房屋建筑總高度為8.9m。目前房屋處于空置狀態。
房屋開間尺寸主要為3.5m、4.0m、4.5m、6m,進深尺寸主要為3.5m、4.0m、5.0m。該房屋采用縱橫墻承重體系,承重墻采用燒結普通磚混合砂漿砌筑。承重墻厚度為240mm,樓(屋)面采用預制板。
4.2房屋使用情況
經調查發現,受檢房屋自建成后未發生過使用功能改變、火災和使用荷載過大等情況。
4.3房屋建筑平面圖紙測繪
現場采用激光測距儀和鋼卷尺等對房屋的軸線尺寸、墻體分布、門窗位置等建筑結構布置情況進行現場檢測。
4.4房屋損傷檢測
為明確受檢房屋損傷狀況,現場對受檢房屋建筑結構進行了損傷狀況檢測。檢測結果表明,受檢房屋墻體多處破損,灰縫不飽滿,個別樓板底部鋼筋保護層脫落,鋼筋銹蝕外露,樓面開裂,樓板和屋面板存在預制板拼縫,樓板局部滲漏,屋面滲漏、霉變。
4.5房屋變形情況檢測
(1)房屋相對高差檢測
現場采用RTS112SR5L型全站儀,對受檢房屋選取設計處于同一水平面的檐口進行相對高差檢測,高于基準點為正值,低于基準點為負值。
檢測結果表明,房屋最大相對傾斜率為1.60‰,小于《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關于同類建筑結構相對傾斜的限值3‰(包含測量誤差和施工誤差)。
(2)房屋整體傾斜檢測
為了解房屋目前傾斜情況,現場采用RTS112SR5L型全站儀對受檢房屋進行傾斜檢測。
測量結果表明,房屋南北向最大傾斜率為向北0.98‰,東西向最大傾斜率為向西1.79‰,各測點傾斜率均未超出《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規定的房屋整體傾斜4.0‰的限值(傾斜觀測包含測量誤差和施工誤差)。
4.6住房危險性評定
根據現場檢測情況,按照《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 125-2016)中相關要求,按地基危險性鑒定和基礎及上部結構危險性鑒定兩階段進行綜合評定,房屋危險性等級可分為A、B、C、D四個等級。
(1)地基危險性鑒定
根據現場調查,未發現上部結構及周圍散水存在因不均勻沉降而造成的裂縫和變形,房屋相對傾斜率和整體傾斜均在規范范圍內。
根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2016)第4.2.1節相關要求,房屋地基目前未發現存在危險狀態。
根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2016)6.2.3條,當地基評定為非危險狀態時,應在第二階段鑒定中,綜合評定房屋基礎及上部結構的狀況后作出判斷。
(2)基礎及上部結構構件危險性鑒定
依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2016)的相關要求,按基礎及上部結構對受檢房屋進行評級。
根據以上檢測結果,依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 125-2016),房屋危險性等級可評定為C級。
5檢測結論與建議
5.1檢測結論
(1)檢測結果表明受檢房屋墻體多處破損,灰縫不飽滿,個別樓板底部鋼筋保護層脫落,鋼筋銹蝕外露,樓面開裂,樓板和屋面板存在預制板拼縫,樓板局部滲漏,屋面滲漏、霉變。
(2)受檢房屋南北向最大傾斜率為向北0.98‰,東西向最大傾斜率為向西1.79‰,各測點傾斜率均小于規范要求;受檢房屋相對傾斜率最大為1.60‰,均小于規范要求。
(3)根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 125-2016)定性分析,房屋危險性等級可評定為C級。